今年9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后的首个全国科普月,围绕“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的主题,宣传科技创新成果,弘扬科学精神,促进全民参与,安徽省科协于9月12日、9月17日在合肥主办了第十五期、第十六期“科协大讲堂”,安徽省蚕学会副秘书长周荣等分别参加。

为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重要论述精神,9月17日举办的第十六期“科协大讲堂”邀请合肥工业大学校长助理、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安徽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博士生导师洪日昌教授作“通往AGI的大模型深度思考”专题报告。在当前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尤其是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发展备受瞩目,而大模型作为迈向AGI的关键技术,正深刻影响着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大模型具有强大的参数规模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学习,能够实现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智能决策等多种复杂任务。大模型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数据质量、伦理道德、可解释性等诸多挑战。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技术标准和伦理规范,确保大模型技术的健康发展。

9月12日举办的第十五期“科协大讲堂”作为全国科普月安徽省暨合肥市主场活动之一,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刘健应邀作专题报告。刘健教授以“构建中医‘治未病’养生保健体系”为题,从理论传承、体系构建、实践应用三个维度,系统阐释传统医学智慧在现代健康管理中的转化路径。报告立足传承创新,既深入阐释了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历史脉络,又科学论证了养生保健体系的构建路径,更结合实际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健康管理方案,充分彰显了中医药文化的时代价值。

安徽省蚕学会积极组织参加省科协主办的“科协大讲堂”活动,深入了解前沿科技的发展,着力提升学会会员的科技素质,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与传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安徽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安徽省蚕学会供稿  审核:刘挺)